研发管理思想摘抄

研发管理的根本目的主要是研制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以及提高研发的效率。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表现在具有用户要求的新功能、优越的性能、具有市场吸引力和市场潜力、能在经济上创造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性价比高、可生产性好等。效率高则要求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正确决策、减少风险、缩短开发时间、节约资源消耗。

研发管理模式

具体的研发模式上,通常有以下三种:

1、单一中心式研发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把研发活动集中在总部的技术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对于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上,通常都采用这种管理模式。技术中心在企业集团研究开发网络中居中心地位,起着主导和牵头作用,具有很强的权威性。美国的可口可乐和耐克公司就采用这种模式。单一中心式研发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防止技术外溢,并能显示出规模和专业化带来的高效率。规模效益递增的结果是带来更低的研发成本和更短的开发时间。这种研发形式的主要弱点是缺乏对来自海外市场和外国技术趋势的敏感性,容易忽视其他公司的研究开发成果,倾向于发展一个僵化的组织结构。

2、多中心式分散化研发管理模式

该模式在那些以地区市场为导向的公司中比较常见,在集团统一规划下,建立若干海外研究开发实验室,分别进行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日本部分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的研发活动主要是按照行业进行管理,每一个事业部都有自己的研发机构。欧洲由于地缘因素,很多无明显国籍属性的跨国企业集团也采用了这种研发管理模式,荷兰壳牌石油公司就是其代表之一。多中心式研发组织结构的特征是高度自主,避免了多种业务的互相干扰,保留了单个企业的灵活性,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但这种研究过程的独立性和显著的地域特征妨碍了国际间协调的通畅,从而导致研发活动的重复和总体的低效,也不容易建立技术上的趋同性。这种模式下集团高层必须对各中心的协调管理,发挥集团整体势力优势,在保持研发组织独特能力的同时,克服独立研发单位之间的独立性,最终整合为一个更广泛的研发网络,实现全公司性的技术战略。

3、轴心式研发管理模式

轴心式研发模式有严格的控制中心,从而降低了资源分配不合理和研究开发重复的问题。在这种研发模式中,集团总部的研发中心在大多数核心技术领域都站在世界领先地位,是集团所有研究和高级开发活动的主要实验室。海外的研究开发地点的活动仅限于事先规定的技术领域,开始时仅充当技术监测点的作用。研发中心通过研究开发框架项目和资源分配,严格协调分散化的研究开发活动。轴心式研发模式现在正被很多国际化企业集团所采用,如花王、富士通、松下、西门子、索尼、夏普、NEC等等。轴心式研发模式的优势是能迅速发现目标市场的需求,保持全球研究开发投入的一体化,提高集团公司的整体创新能力。当然它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如何控制海外研究开发单位的规模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研发地点,还有由于对目标市场了解程度的不一致,中心的指令有可能会压制地区研发机构的独创性、积极性和灵活性。

研发管理机制

研发是一项创造型的工作,卓有成效的研发需要优秀的研发团队来完成,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研发团队就有什么样的研发成果”。卓越的研发团队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团队中的个人团队机制团队文化

对于研发管理人员来说,他们自身可能并不是专家,但他们要用伯乐的眼光发现人才,用完善的机制培养和激励人才。建设研发团队的工作机制,其目的在于沟通信息、明确责任、协调进度。工作机制分为正式机制和非正式机制两种。正式机制多体现为团队会议,非正式机制则是不同部门的开发人员之间的随机交流,非正式的团队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团队文化的制约。比如在消费品生产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的主要责任者是市场部门和研发部门,因为他们是新产品的设计师、知识源和“专家”。开发团队的工作机制首先是这两个部门的协调机制,然后才是由这两个部门主导的团队工作机制。

研发团队的文化对研发活动有很大的影响,研发管理者要倡导和企业匹配的研发文化。一般来说,研发文化要鼓励创新性、协同性、风险性和时间性,即鼓励原创性的工作、鼓励随时随地通畅的交流、重视细节和不同意见、强烈的时间观念和责任意识。

研发流程设计与管理

研发优势的唯一可持续源泉是卓越的研发管理流程。以某项卓越设计、天赐良机、对手的某个失策或某一次幸运为基础的优势是不可能长久的。而优越的研发流程则始终能够发现最佳的机遇,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最快的速度把这些研发成果投入市场。

美国PRTM公司于1986年提出集成的产品开发流程(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称为产品及周期优化法(PACE: Product and Cycle-time Excellence)。该方法为美国企业(如IBM、杜邦、摩托罗拉等)普遍采用的产品开发流程。据统计,它的有效采用和实施给企业带来的典型效益如下:

1、产品投入市场时间缩短了40%-60%。
2、产品开发浪费减少了50%-80%。
3、产品开发生产力提高了25%-30%。  
4、新产品收益(占全部收益的百分比)增加了100%。

研发流程按其逻辑性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概念、计划、开发、测试和发布。而研发流程改进也是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的持续改进研发流程。

消息盒子

# 暂无消息 #

只显示最新10条未读和已读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