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最小消耗原则?
最小消耗原则是我最近看到比较有意思的理论,在为我们推进一些事情的场景下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秉持”做一件事只是做一件事“的态度,把精力用在”做决策”上,而不是无关紧要的思想上,能够有效降低疲惫感。
我理解也就是不要有过多的心理负担和自我内耗。
其主要思想是:
1、不要给事情贴标签
也就是不要把做的事和“伟大”、“光荣“、”骄傲“等等蕴含”过程艰难“、”牺牲很大“联系,也不要给自己这种潜在的心理暗示。只去探究做这件事的乐趣与意义。
2、既然开始就不要畏手畏脚
既然已经开始在做这件事,做的好就接着做,做不好就换件事做,做这件事的结果不会让你的人生一步登天或坠入深渊,至于评估做事的风险,那是你决定做之前的工作,而不是导致你做事时患得患失的考虑因素。
3、把它当成一件事来做
做成这件事不能说明你超乎常人,做不成也不能说明你不如别人,你只是做了一件事而已。
4、不要强调你的付出
越是在意自己的形象,越是强调自己的艰难和牺牲,就越容易陷入”假努力“的角色扮演游戏。
5、不要有执念
不要对做的事情附上任何形式的执念,当你发现一些思想可有可无,一些行为可做可不做,最终结果也不会有什么变化,那么最好就是不想、不做,把省下来的时间用来休息、放松、愉悦自己。
其核心理念是把注意力着重放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上,把精气神放在消解挫败感上,让自己处于最小消耗状态,气定神闲的去做一件事。
其它分享,老子所讲:为腹不为目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á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wéi)腹不为(wéi)目,故去彼取此。